3月26日下午,我校在雁塔校区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博士研究生座谈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及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导师代表、全体博士研究生参加,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指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政策解读会,也是一次育人共识的凝聚会。他强调,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将政策红利转化为育人实效,让学术创新深度对接国家急需,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要以卓越学术为目标,做有格局、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导师组要创新培养范式,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博士培养需要打破“三重壁垒”,为学生提供多元学术视角,导师要找准学术、实践、科研、人生导师这“四个角色”定位。研究生院以及各学院要夯实质量根基,共筑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将实务能力纳入核心考核指标不意味着降低学术标准,而是要求在实践中提炼真问题、产出真成果。青年学子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灯塔,以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为羽翼,以不懈的奋斗和拼搏为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孙昊亮通报了学校近期改善教风学风的情况,他强调学习和教学都要态度认真,真正学有所获,培养高质量法治人才。常安表示,要意识到博士生教育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提升责任意识,并将这种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会上,研究生院汇报了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和培养要求,人事处、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及招生就业处就学校人才引进与人才支持、科研成果认定与成果产出的支持政策、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就业服务进行宣讲和解读。
导师代表韩松教授、王瀚教授、汪世荣教授、王政勋教授、杨建军教授、张师伟教授、付玉明教授、彭瑞花教授依次分享了培养博士生的相关经验,并为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如何有规划地安排学习生活指明方向。
优秀毕业生代表李姝卉和牟苑双就读博期间学习和投稿经验进行了分享。在校博士研究生代表贾乔和王朋也就自己的学习感悟进行分享,并对博士生管理提出了建议。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檀晓涓 审核:常安)